第1513章 首批飞行员_佣兵1929
太平小说网 > 佣兵1929 > 第1513章 首批飞行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13章 首批飞行员

  而且周文知道,随着表弟王成明明年归来,还有米国的司徒海、司徒江、雷豹等几人带着一批米国飞行俱乐部的毕业生回来,在战斗机就位之前,必然要有飞机来进行日常训练。

  周文现在经费不缺,有能力做到让飞机等人而不是人来了还要等飞机。

  所以在德国军事情报局的希普尔少校访问佣兵团的时候,周文就提出了自己的飞机采购计划。

  有希普尔这个德国军事情报局实权派人物的帮忙,周文买几架飞机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什么阻碍和波折,甚至都懒得去跟南京那边打招呼。

  就因为周文这一批购买的飞机都属于民用产品。

  而福克沃夫s44型金鱼式教练机就是希普尔少校推荐的,周文一次性就购买了10架。另外他还购买了三架容克ju-52运输机,将来就可以组建一个运输机中队。

  当然,周文买那么多教练机可不是要自己培养飞行员,他可没有时间精力来从无到有培养飞行员,主要是合适的人选太少,挑选的难度太大,有些得不偿失。

  他的教练机就是提供那些国外归来的飞行员日常训练用的,主要是进行飞行技术的积累和战术训练的需要。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福克沃夫s44型金鱼式教练机不算多昂贵。由于飞机大量采用了轻型材料,发动机也只是当时比较成熟的大路货,所以价格也还不到2万马克,折算成美金也就四千多一点,对现在财大气粗的周大公子来说根本不是个事。

  但他购买飞机的时候却是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招揽到了这么多飞行员,只能庆幸自己还好准备充足。

  原东北军空军的6个飞行员只要熟悉一段时间,再恢复一下身体状况,马上就能单飞。而山西民民用航空局的4个准飞行员则是需要再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开始带飞训练。也就是说,本来预计要摆放一段时间的这些飞机,现在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而且高小山带着李虎他们去冀东地区已经一个星期了,不知道这次能解救回来多少飞行员,要是再来十个八个的,十架飞机都不见得够用。

  出乎周文预料的是,本来一个机场的投入使用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硬件虽然基本就绪,无非就是指挥塔台、机库、仓库、油库以及跑道的建设,只要验收完工就能使用。但要让整个机场正常运转起来,各个部门的管理和分工协作就是一个难关,还有一个要花费大量时间磨合的过程。

  但周文却是挖来了一整支涵盖了机修、保养、仓库管理等专业的机场后勤管理团队,而且这个团队还有一个经验丰富又有能力的团队领导人徐有贵。

  徐有贵在周文已经答应想办法解救他在东北的亲人后,完全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一个数年来都在思念、担忧和迷茫中徘徊的人,一旦心里再次有了希望,他就会不顾一切都要抓住这个希望,要竭尽所能让这个希望变成现实。

  徐有贵现在的心态就是,要拼命工作,要在东家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来到机场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抖擞精神,使出了浑身解数。加上周文也信任和支持他(不支持也没办法,其他人都不懂啊!),不管是什么建议和意见都一概采纳。

  而徐有贵也没辜负周文的这份信任。

  这个有着几百架飞机的大机场管理经验的老手来运作你十几架飞机的小机场,确实也不是太难的事。何况还有上百个懂技术有经验的后勤人员随他调配,其中很多更是他以前用熟了的老手下。

  结果就是,原本预计起码要花一两个月才可能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徐有贵手上半个月就全部就绪。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都分配到位并经过了几次模拟演练,完全具备了飞机起降的条件。

  所以周文今天也要给在场的几位大佬露一手,向他们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办事风格,那就是说到做到,而且还很快很效率。

  此时,飞机上涂着201和202的两架金鱼式教练机里,四个头戴飞行帽的飞行员已经准备就绪,飞机的发动机发出了低沉的轰鸣声。

  佣兵团飞机编号是按照飞机型号的不同来编排。

  目前佣兵团只有运输机和教练机这两种机型,周文干脆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运输机就以1开头,而暹罗抢来的那架王后号自然就是运输机中的老大,编号是101。

  教练机就以2开头,201的机长就是佣兵团目前的首席飞行员苏格拉瓦,他后面是原东北空军飞行员马国柱。202的机长是帕查特,他后座是原东北空军飞行员陈林。

  其实马国柱和陈林都属于东北军空军中的老资格飞行员了,只是由于他俩年纪都已经三十出头,行事相对谨慎稳重,所以当时没有急于加入中央军空军,而且是决定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这一观望倒是成全了周文,现在他们都成为了中央党部教导总队的首批飞行员了。

  他们两个也是钱长官派人招揽未果后,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向周文重点推荐的人选。可见他们的飞行技术在东北空军中还是属于比较拔尖的层次,而且在东北军交接给钱长官的档案中都有较高的评价。

  而周文跟他们交流时还意外得知,包括马国柱和陈林在内的6个东北飞行员,都是当初张少帅创办的东北航空教育班毕业的飞行员,而且还是同一期学员,平时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私人关系,所以后来在做出离开东北军的决定时,几人才会出奇地保持一致。

  而他们当时的教官,正是后来闻名全国的抗日英雄高志航。

  有着后世军迷记忆的周文可是知道,高志航不仅仅是自己飞行技术过硬,是华夏航空史上第一个掌握了夜间不打灯起飞、倒飞和弧形飞等飞行绝技的高超飞行员,同时他还是一个善于培养和教导新手的好老师,好长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p18.cc。太平小说网手机版:https://m.tp1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